魯大師進軍SaaS市場,複製ZOOM成長路徑

2020-12-23 国际日报

1、 龐大的中小微企業數量與資訊化需求

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,2018年末我國共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807萬家,而且數量還在增長當中。假設這些企業每年在某一方面的服務需求僅有微小的1000~1萬元之間的話,那麼累積起來就有180~1800億的巨大空間。所以說,這就是中國市場超級吸引人之處,在眾多領域,都具有龐大的規模需求。

統計局的資料還顯示,2018年企業資訊化投入金額共計6533.5億元,比上年增長18.4%。其中運營維護投入3003.9億元,增長58.4%。


2、 企業SaaS市場規模

雲計算有總體成本低、服務好等特點,未來的總體趨勢是傳統IT服務將持續向雲計算服務轉變。

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《艾瑞諮詢2020年中國基礎雲服務行業發展洞察》,2019年中國雲服務市場整體市場規模1612.4億元,增速為57%,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5381億元,達到2019年雲服務整體市場規模的3.34倍,行業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中。



雲服務分為IaaS、PaaS和SaaS。IaaS(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):提供雲服務基礎設施,包括伺服器、存儲和網路等,例如阿裡雲,騰訊雲、華為雲等;PaaS(Platform as a Service):提供軟體研發和運營的平臺,可以加速SaaS的發展,例如阿裡雲ACE、京東雲擎JAE、百度BAE、新浪SAE;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):提供企業應用管理軟體,例如金蝶、用友、明源雲、浪潮資訊等。SaaS服務我們通常意義所說的企業雲服務,2019年SaaS市場規模340億,預計2023年達到千億級規模。


3、 進軍SaaS服務市場,魯大師能分得幾杯羹

IDC中國企業級研究部高級研究經理劉麗輝表示:“在傳統IT架構紛紛向雲計算架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,近幾年一直平緩增長的中國IT服務市場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”。

作為傳統的IT服務企業,魯大師進軍企業級SaaS市場具有先天優勢;一方面魯大師本身作為國內知名的系統評測工具品牌,開發了一系列PC端及移動端工具軟體,先天就是和電腦與IT打交道,以硬體資產管理進軍企業雲服務是在原有業務一種延伸擴展,不存在太大的技術難度;另一方面,魯大師本身已具有龐大的用戶基礎,月活用戶接近1.6億,可以從C端起步,逐步切入B端市場。



近年來在納斯達克如日中天的Zoom Video通訊(NASDAQ:ZM)早期的發展也是先通過免費的方式,先積攢大量使用者,培育用戶習慣,逐步成為世界級SaaS服務商;依樣畫葫蘆,魯大師進軍SaaS市場,也可以依託龐大的用戶基礎,從C端起步進軍B端市場,把握住雲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痛點,真正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、實現業務創新和價值增值,從而創造自身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

4、 月活超億的魯大師,是煙蒂是成長還是兼而有之?

如果靜態的來看魯大師的財務資料,魯大師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煙蒂股,截止2020年中報,公司業務不斷優化,實現收入1.83億元,毛利9407萬元,除稅前溢利5468.9萬元,淨利潤達4824.5萬元。毛利率由48%增至51.4%;遊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高達93.3%,月活躍用戶約為1.59億人,連續6年增長。



魯大師的業務主要為線上廣告、遊戲、電子產品銷售三大板塊。這幾個板塊都可以產生良好的現金流。截止今天上午收盤收據,魯大師現的市值約7.5億港元,折算人民幣後則大概為6.3億左右,然公司帳面淨資產4.65億人民幣,其中光現金及等價物就達到了3.3億,沒有任何有息負債。因此如果去除現金,假如魯大師的現有業務可以持續維持(大概率的事),每年1億人民幣左右的盈利,魯大師現在的估值還不到3倍市盈率。如果我有足夠的錢可以按這個價值把魯大師盤下來,相當於只需要花費2.7億就可以把魯大師買下來,然後一年1億左右淨利潤,3年不到就可以回本,之後每年賺的錢都是白撿,這簡直是一件做夢都會笑的好生意。


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想像,不可能從田老闆手中以這麼低的價格買下魯大師,但也側面說明,在港股這個奇葩的市場上,小型股是相當相當的被無視和低估的。



魯大師獲得多個如“2019年中國互聯網成長企業20強”、“2019年成都高科技高成長20強第六名”等榮譽,所以說某種程度上,魯大師又是一種成長型公司,可以依託其龐大的用戶開拓新業務領域。例如6月份就公告,斥資1450萬元收購萬隆證券80%股權,進軍香港證券業務;與最近計畫進軍的企業雲服務市場如出一轍。

前陣子有小米的高管說“得屌絲者得天下”的言論,雖然大家對“屌絲”這個稱謂不是很接受,但事實上,數量龐大的中低層消費者確實就是可以托起一個個“巨無霸”的企業。細心的投資者可能會發現,魯大師專注于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基於雲的企業服務,似乎在學拼多多、快手、抖音、美團、滴滴等,聚焦中長尾市場,走市場下沉道路。

雖然說魯大師開拓的新業務不一定能取得成功,但是萬一成了呢?所以若一開始投資者把魯大師當“煙蒂”股來看待,而最後變成了成長股,這個估值轉變的過程會不會讓大家很欣喜?


5、 魯大師的空間有多大,邊界在哪裡?

互聯網熱炒之下,魯大師的市場表現卻不驚豔,甚至略為低迷;一方面是市場過於港股市場對於小市值公司短期內過於忽略,另一方面也是投資者沒有看到魯大師的潛力。我們用兩種方法來粗略的計算魯大師的大概價值,可以發現魯大師是顯而易見的低估。一種用戶的價值,魯大師月活用戶1.6億,假設每個用戶價值在10~20元之間的話,魯大師也至少值16億以上;而如果從業務分拆的估值來看,線上廣告、線遊戲及硬體銷售是目前三大塊業務;其中線上流量變(廣告+遊戲)現最差每年也產生超過1個億的淨利潤,而且現金流要比利潤更好,利潤的這部分即使用最保守的方式,10PE來估值的話,也至少值10個億以上,加上手頭的3億多現金,總共也有14億人民幣的保守估值,相比現在不足7億港幣的市值,也要超過一倍多,更何況沒有去估算新業務的價值,如當前正在佈局的SaaS業務。



其實魯大師,欠缺的可能是一個導火線,誰來點燃它呢?

免責聲明: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本站所有資源全部收集於互聯網,分享目的僅供大家學習與參考,如有版權或知識產權侵犯等,請給我們留言。
©版權 2009-2020 特別行政網      聯繫我們   SiteMap